广州米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 >

古籍书刊扫描仪在厦门大学的应用-科技守护文化遗产的智慧实践

发布:2024-02-16 11:35 点击:0

      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,古籍的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。厦门大学,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府,不仅以其独特的校园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闻名,更在古籍数字化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通过引入先进的古籍书刊扫描仪,厦门大学不仅有效保存了珍贵的文献遗产,还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研究与知识共享,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和谐共生。

厦门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,其中不乏珍贵的古籍和稀有书刊。厦门大学图书馆自1921年设立以来,已积累了丰富的纸本馆藏资源,其中不乏珍贵的古籍。据资料显示,图书馆的古籍收藏数量达到133,355册,涵盖了10,161种不同的书籍,包括善本819种,共计11,743册。这些古籍不仅涵盖了总类、哲学、宗教、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,还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台方志、族谱等文献史料。

传统的保存方法难以满足大规模、高效率的保护需求,且易造成原版古籍的磨损。为此,厦门大学图书馆选择了专业的古籍书刊扫描仪作为解决方案,这些古籍书刊扫描仪的优势:在设计上特别注重对古籍的呵护,如非接触式扫描、低光温和低压力技术,确保在不损害古籍的前提下,高精度地采集图像信息。

厦门大学图书馆引入了艾图视CopiBook非接触式古籍书刊扫描仪。这款古籍书刊扫描仪以其7100万高清像素和1000dpi的光学分辨率,以及0.2秒的扫描速度,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高质量、高效率的古籍数字化解决方案。更重要的是,其独特的冷光恒亮柔光系统,无紫外光红外光,既保护了古籍,也保护了操作人员的眼睛健康。

艾图视的古籍书刊扫描仪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高标准,其输出的图像品质也符合三大国际图像质量标准。这意味着,通过这些古籍书刊扫描仪数字化的古籍图像,不仅清晰度高,色彩还原真实,而且能够满足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研究需求。

借助高科技扫描仪的自动化功能,如自动翻页、智能校正、OCR(光学字符识别)等,厦门大学图书馆加速了古籍的数字化进程。以往需手工操作的繁琐步骤得以简化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例如,自动翻页技术使得厚重的古籍可以一页页精准扫描,而无需人工干预,大幅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潜在的风险。同时,OCR技术将图像中的文字转化为可编辑文本,便于检索和引用,极大提升了古籍资料的可用性。

数字化的古籍资源不仅方便学者在线查阅,还打破了地域限制,让全球的研究者都能共享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。厦门大学的古籍数据库因其高质量的图像和丰富的藏品,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,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。此外,数字化成果也通过网络平台、数字展览等形式向公众开放,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,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普及。

我们提供的不仅是单一的扫描设备,而是一整套全流程解决方案。从CopiBook系列非接触式书刊扫描仪、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,到Suprascan Quartz系列非接触式大幅面扫描仪,再到DL mini系列全自动翻页书刊扫描仪,艾图视的产品线覆盖了从扫描、采集到后处理、云分享的各个环节。配合LIMB CaptureLIMB ProcessingLIMB Gallery等软件,厦门大学图书馆能够实现从古籍数字化到发布、呈现和再利用的全过程。

随着科技的发展,古籍书刊扫描仪在古籍保护和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厦门大学应用古籍书刊扫描仪的实践,是现代科技服务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典范案例。它不仅保护了历史文献的实体,更赋予了古籍新的生命,使之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这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,不仅为厦门大学图书馆的藏品增添了新的活力,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道路,启示着更多机构和学者在未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,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的力量。

厦门大学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