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档案的目录体系由案卷目录和民国人物卡片所组成
目录是档案的眼睛,也是打开档案宝藏的金钥匙。在改革开放以前,民国档案的目录体系由案卷目录和民国人物卡片(人名目录)所组成,前者用于按事查档,后者用于按人名查档。改革开放以后,部分档案馆又对民国档案案卷目录进行了细化,编制了文件级或文件组合级的分类目录卡片,以满足编史修志等按事查档的利用需求。
由于民国档案中的人,距今已70多年了,大都成为历史人物。在那个以“阶级斗争”为纲的年代,民国人物卡片是查阅民国档案最主要的检索工具。改革开放以后,按人名查找民国档案的热潮已经退去,民国人物卡片也逐渐淡出了档案人的视野。目前,省级以上的一些档案馆还保存着民国人物卡片,而市县一级档案馆,保存民国人物卡片的单位已经凤毛麟角,至于会使用这些检索工具的人,也成为“稀有人才”了。
民国人物卡片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编制,目前没有史料可查。据浙江省档案馆现存的民国人物卡片考察,其最早应在上世纪50年代末已经出现,而主要形成时间段则集中于上世纪的60年代。
民国人物卡片是由公安部门统一组织编制的,这与解放后,我国的民国档案管理体制有关。
解放以后,我国地方的民国档案统一归口由公安部门管理。直至50年代后期,随着档案馆的成立,一些省级档案馆开始接收部分民国档案。以浙江为例,省档案馆成立后,省级党团组织、军队、警察、宪兵、特务、汪伪政府、司法案件、组织人事方面的民国档案仍然由省公安厅保存,其它省级机关单位保存的民国档案则由省档案馆接收,但是地市县的民国档案,还是由各地公安部门统一集中保管。直到1970年,国家出台文件,公安部门保存的民国档案一律向地方档案馆移交。浙江省档案馆于1970年底接收了省公安厅保存的民国档案。浙江省各地市县民国档案的移交接收,主要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,最晚的个别县市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完成民国档案的移交接收工作。
编制民国人物卡片在当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,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历次政治运动中,查找个人历史的需要。现在看来,民国人物卡片的编制是我国档案历史上投入人力最多,规模最大,时间最长的一项档案业务工作。就以浙江省档案馆为例,现存民国人物卡片约在150万张以上,绝大部分是由省公安厅移交的,覆盖了馆藏约12万卷的民国档案。据老同志回忆,当年编制民国档案人物卡片,人员规模都在百人以上。由于档案存在重复问题,所以,编制人物卡片同样需要“去重”,去除重复的比例约在1:2~1:3之间。即有一半以上的卡片,最终是要被剔除掉的。150万张卡片,在最初形成时,至少要达到300~400万张左右。若以现在的业务外包效率计算,编制这150万张民国人物卡片,100个人至少也要干5年以上。
公安部门编制民国人物卡片是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。
从著录项目来讲,主要包括人名、曾用名、性别、籍贯、职务、主要内容、档案出处等项目。档案出处一般包括芬特号(全宗号)、目录号、案卷号。有的档案没有芬特号,就统一填写全宗名称。
从人名的收录范围来讲:党团组织、军、警、宪、特等组织的档案,都要求有名必录,一般政府机关要求收录科员以上人员。企事业单位人员,至少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才被收录。
从人物卡片的排列检索来讲:人物卡片一律按四角号码检索。人名由于姓氏的重复率太高,所以,人物卡片的排列,一律将姓氏排除在外,只检索名,不检索姓。如查找“张光寿”,首先把张字去除,按“光寿”两字去检索,卡片中所有叫“光寿”的人都排列在一起,你再从中选出“张光寿”来,如果选出的“张光寿”不止一人,这时,就要用卡片中的“籍贯”等著录项目作二次筛选、三次筛选,直至最终确认检索目标。
熟悉目录编制的标准,对于利用民国人物卡片是很有帮助的。比如,民国档案进馆以后,往往要进行重新整理编目,那么,重新整理编目形成的档案出处就会与人物卡上的档案出处不相一致,这时就需要编制档号对照表,以满足查找的需要;又比如,查找历史人物,如果他不在人名收录范围之内,就必须调整策略,利用别的检索工具去查找。查找一名学生或者教师,假如他当年没有参加过任何党团组织,那么,在民国人物卡片中就不会出现他的名字,但这并不代表档案馆中没有这个人的档案。
查档案不外乎查事和查人,查事用分类目录,查人用人名目录,这是基本的常识。民国档案也不例外。
随着档案开放程度的提高,民国档案查人的利用频率会越来越高,这是一个大趋势。从全球范围来讲,到档案馆查档案的人,大部分是以查人为主的。寻根问祖这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追求,温饱问题解决了,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势必摆上议事日程。
民国档案人物卡片是民国档案查人的金钥匙,也是档案前辈们留给今人的珍贵档案文化遗产,我们今天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,改造这批遗产,让其进一步的发光发热,服务于人类。
古籍书刊扫描仪,艺术品扫描仪租赁,非接触式档案扫描仪
来源:《揭开档案神秘面纱的一角》